新闻中心
耀世平台:在“降碳转型”这个大变革浪潮里,前瞻的无锡能贡献什么智慧
面对“碳中和”这一风口,这个善抓机遇的城市可能又一次走在了前头。5月19日,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零碳城市”的江苏无锡,召开了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无锡峰会。与会人士认为,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要坚定推进减碳低碳,如何推进低碳转型,正是每个经济体将要最严峻的挑战。在这场将会颠覆由石油塑造的经济秩序的大浪潮里,这个擅抓机遇,以灵活、远见着称的高收入城市——无锡,将会贡献什么智慧?耀世平台(www.thepaper.cn)从采访上述碳达峰碳中和无锡峰会上获悉,无锡的相关愿景和路线图正在一步步落地中。能源革命这是个信号——自1928年以来一直都是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的埃克森美孚,于2020年被移出了该指数,石油驱动一切的时代或将终结。造成改变的并不是过去一直担心的石油能源的紧缺,而是人类对于未来的担忧。2017年以来,高温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如美国加州出现史上最严重的野火等。气候变化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公开资料显示,如果还按照当前的碳排放趋势,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将超过3摄氏度。我国是气候脆弱的国家,气候变化对中国同样危险。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俊杰在峰会上表示,如果温度上升1度,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下降0.58%,到本世纪中叶就会给工业生产造成12%的损失;另外通过对中国1300个县的农业分析,气候变化对三大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也会造成极大风险。与此同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27%,碳排放强度显着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人均碳排放也超过欧盟水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我们的自身需求,也是我们的国际责任。”张俊杰表示。碳排放主要来自五大领域:电力、交通、工业、建筑、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主要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回收二氧化碳。具体措施包括替换化石燃料,发展清洁能源,发展脱碳生产工艺,碳捕捉、储存等技术。然而,这并非一件易事。自工业革命以来,正是化石燃料提供的高效能量,才支撑了人类现在的生活、生产方式。从通过内燃机的发明,驱动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到火力发电,为我们提供无所不用的电能等等。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发电原理、特点等完全不同,意味着另一套技术和基础设施。比如,储能。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就提到, 在传统能源电力结构下,我们是把所有的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煤炭、石油等)变成能源接入电网,实现每个瞬间都有电可用,满足功率的实时平衡,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高度不确定的。比如,晚上和极寒天气正是用电时候,却没有太阳可发电。“因此大规模经济储存电力的技术变得非常重要”。管晓宏表示,储能可以实现常规电力的削峰填谷,提高电力系统效率,有助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和本地消纳。要想实现低碳及零碳转型,意味着过去一切围绕化石能源产生的经济增长方式就要被颠覆和改变。当然,这也意味着机遇,一旦能源结构从中国并不富有的化石燃料转成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和风能等,中国将从极度依赖石油的的脆弱进口国,变成可以自主发电的国家。区域命运或许不再受制于化石燃料的资源禀赋,而是取决于技术,谁能从阳光、风那里获取人类活动的能量,高效转化利用。无锡的零碳城市实施方案起草者之一、中创碳投科技公司总经理唐人虎进一步向耀世平台记者解释,减排要求下,碳将成为一大竞争要素。“相当于原来解方程只需要考虑4个因素,现在要多加1个,那么谁能更好的理解碳的要素,你的方程就解得比别人更快,就能考更高的分,未来竞争一定有优势。”发展与减排如何兼顾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前争取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两层不同的意思。碳达峰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排放要在9年后达到峰值然后平稳下降。碳中和,意味着在39年后实现“零排放”,即人类通过一系列技术活动捕存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排放量抵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要兑现上述承诺尤为困难。“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革命尚未完全达成。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祖斌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煤和石油虽都排放二氧化碳,但性能大不一样。石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开始使用,优点是使用便利、能量密度高,燃烧迅速,也更清洁,今天世界上90%的运输动力都来自石油,而且由于石油本身是许多化工品的原料,石油成为世界各方争夺的战略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地缘政治的走向。煤炭,则是石油出现以前、19世纪上半叶西方工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其使用受到很多限制,而且污染严重。但优点是资源丰富,且相对便宜。因此,煤炭仍然是大多数国家主要的火力发电燃料。公开资料显示,我国41.6%的碳排放来自于发电和供热部门。而中国总发电量中70%来自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主要是烧煤。即便以经济总量排名去全国第二的江苏省为例,煤炭仍然是其主要的能量来源和经济增长支撑。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唐晓东介绍,2020年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超过3亿吨,“十三五”期间以年均1.6%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全省人均6.1%的经济增长。从能源结构来看,近年江苏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消费结构,天然气(也排碳,但比煤、石油环保)利用量位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装机全国第一。但2020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有5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1%。“如何统筹碳排放和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倍加努力的地方。”唐晓东表示,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核心是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是要减少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当前全球经济社会还要持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持续增长。事实上,这也正是各经济体在转型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发展增量、引进低碳产业,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过去的产业变绿。而这些棕色产业依然是目前就业、财政的支撑,那么这些人怎么转型,怎么过渡,非常关键。”张俊杰提醒说,要关注预防和化解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社会风险,欧盟对此有惨痛教训。“最重要的是公平,避免操之过急,要给足时间让产业过渡, 让就业过渡。”具体方法上,张俊杰主张“强度减排”,也就是在快速的经济增长中解决碳强度下降的问题。强度减排是相对于绝对减排而言,绝对量减排,可能会限制GDP的增长。强度减排指的是GDP可以继续增长,同时也可以继续排放,只要GDP增长比能量使用排放二氧化碳快得多就行。经测算,要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强度要分别下降13.5%和18%,“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要高于4%,否则就会面临被迫达峰的情况,即碳排放总量必须不变,才能实现上述碳强度下降18%的目标。”张俊杰表示。“那么,怎么把经济增长变得更快、同时能够把碳强度给压下来,用市场化的手段降低低碳减排成本,化解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推动繁荣且公平的转型,这也就是无锡在做和要做的事情”。张俊杰表示。无锡雄心位于江苏的无锡市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零碳城市”。今年3月,无锡市长杜小刚参加全国两会时就公开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要长远谋划,编制行动方案和路线图,率先探索建立零碳基金、零碳技术产业园。此后无锡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推进相关事宜,并于5月19日召开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无锡峰会,邀请众多企业人士、学者、官员等参加。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朱晓明介绍,地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可具体分解为几步:一是摸清家底,进行碳盘查,到底排放多少碳,在哪些领域排放,什么时候达峰。二是根据家底情况,设定目标和路线图,合理配置碳排放额度,明确政府、企业、民众各自角色和分工,通过制度激励,引导实现目标。事实上,低碳转型的本质是,把过去未算入成本的碳排放,内化到能源成本里。因此政策制定的抓手在于碳定价和碳交易。“为什么我们现在碳排放量这么高?是因为我们高碳企业和低碳企业,没有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面。高碳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或者它的成本没有被算进去。”张俊杰表示。所谓的制度保障,就是要把起跑线拉平,也就是要给二氧化碳进行定价,由价格传递信号,建立交易市场。“有了定价和交易以后,我们相信市场,相信看不见的手。”张俊杰说。比如,个人选择出行时,如果个人的减碳额度可以拿到市场交易,那么个人自然会选择低碳出行,这并不是由于道德激发,更是出于经济驱动。这也就是“碳普惠”的内涵。与美国不同,中国目前碳排放的大头是企业,而美国碳排放大头是居民,20%的碳排放直接由居民排放,间接排放达80%。不过随着收入增长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居民涉及的碳排放也会快速增长。对产业的激励也是同理,远景能源CEO张雷表示,“碳定价将会源源不断给企业释放市场信号,让他们尽可能采用零碳技术,尽可能减少碳排放,这样会拉动零碳技术创新蓬勃踊跃的发展。尽管交易品种是二氧化碳,但是它对社会带动效应却是零碳技术的加速器。”对于经济体而言,涉及到减排成本的问题。中创碳投科技公司总经理唐人虎向耀世平台记者表示,不同区域的减排成本不同。“你要算清楚你一吨排放带来的 GDP是多少,碳竞争力是多少,你的减排成本是多少。是自己减合适,还是和别人一起减合适,你要自己减,有可能你花的成本就比较高,那么如何能结合起来更好的减。”企业的减排方案或许有助于理解这一路径。远景智能副总裁孙捷介绍,远景智能向企业提供的低碳解决方案也是类似步骤,一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摸清家底,碳排放总量,二是设定目标和短中长期技术路线。短期如开源——做屋顶太阳能的分布式光伏,节能——把非电动车转成电动;中长期的举措包括采购绿电,如在无锡的一个工厂,可以采购在盐城的海上风电的电力。“如果上述减排技术都做了,但还有一些排放不能被中和,那么可能就需要做碳交易,买一些配额等等。”市场看不见的手之外,政府的引导也很关键。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无锡探路零碳城市有良好基础。比如,无锡还处于经济快速的成长时期,人均GDP是27000~28000美元左右(七普数据16.58万元),在国际上属于高收入经济体的中部。另外,无锡过去颇有远见的一些举措给无锡如今能源结构调整带来助益:无锡是引爆全球光伏产业一个重要的场所,拥有光伏组件制造优势,再如,推进碳盘查、监测涉及的物联网技术,无锡也早有布局。远景能源创始人张雷也是十几年前无锡人才计划引进的。耀世平台了解到,目前无锡整体层面的零碳城市实施方案已经完成,相关举措也正在实施,比如无锡开发了一款碳时尚app,鼓励个人低碳生活;与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合作,推进重卡换电、氢燃料技术落地、农光、渔光互补项目等等。农光、渔光互补项目是在农业大棚和鱼塘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既能为大棚照明提供电力,剩余电力或还可并网。“这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效率,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可以降低电价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碳排放,一举多得。”江阴临港开发区机械装备产业园主任曹鸣向耀世平台介绍,目前看着投入大产出小,但这是趋势,“今后一旦碳交易就可以算得过来账了”。无锡成立首个零碳科技产业园和零碳创新中心,分别落地无锡高新区和宜兴市。无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新吴区副区长朱晓红向记者介绍,零碳科技产业园的发力方向,第一步是汇聚有低碳技术的产业,第二步是希望新技术能在此先行先试,比如氢运输、电解氢、储能等等。由于目前路径还不清晰,探路创新也有风险,因此与企业合作成立百亿规模引导基金,借资本助力。多位业内人士评价,在这场即将带来颠覆式产业革命的竞赛中,无锡开局良好,“非常具有前瞻眼光”。但最终能否真正成为低碳技术与产业的策源地,“取决于政府是否能保持政策一致性和稳定性,为我们的低碳产业和低碳创新提供长期激励。”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俊杰向耀世平台记者表示。(本文来自耀世平台,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耀世平台”APP)
本文由耀世平台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eihai.wxcmsd.com/gsxw/182.html